我们的青春在丝路

发布日期:2023-12-04     来源: 中亚能源      点击量:121   
分享:

一本泛黄的词典,一口流利的俄语,初心不改,肩扛责任,不以山海为远,丝路逐梦前行,我也终于成为了你。

——题记

 

春去秋来十余载,陕煤集团中亚能源一批又一批“一带一路”建设者们远赴海外,舍小家、顾大家,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股干劲,西出玉门,翻越天山,不忘创业初心,艰苦拼搏奋斗,在海外特殊的体制环境下摸索前行,在毫无工业基础的吉尔吉斯斯坦建起了一座占地5200余亩的现代化炼油厂和配套加油站,为天山脚下的农牧国家注入现代化工业活力,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让中大石油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一带一路”事业的蓬勃发展,留下了一串串闪光足迹。

 

陈琳就是这群海外建设者中的一员。2012年即将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毕业的他,在学校初次看到了中大石油的招聘信息,得知中大石油是一家中资陕企正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建设石油炼化厂,目前急需俄语翻译时,他怀揣着理想抱负和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与中大石油选择了“双向奔赴”,这份美妙的缘分一续就是十多年。11年前,在荒凉艰苦、物资短缺、交通不便的天山北麓,他住过集装箱改造的宿舍,夏天像蒸笼烤箱,一直要等到后半夜才能入睡,冬天像地窖冰窟,开着电暖气,暖瓶的水都能结冰,他见证了中大石油项目在荒芜的天山脚下一砖一瓦的建起、投产、经营,在吉尔吉斯斯坦扎根、壮大、家喻户晓。十余年间,他从初入职场的愣头青成长成为在国外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语言干部和部门负责人,俨然一名“外交官”一样,穿梭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各个政府单位之间,负责与当地沟通项目涉外各项事宜,积极为中大石油项目争取各种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同上百个“一带一路”建设者们在这里并肩而战,为项目在吉尔吉斯斯坦顺利实施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中大石油同频共振一起成长进步,自己也成长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逆行“疫”线,海外防护的“守护者”

三年疫情,吉尔吉斯斯坦当地医院已无力抵御疫情的蔓延,全国开启了“群体免疫”模式,为了保证海外员工的生命安全,公司先后三批包机将中方员工撤回,仅留下数十人留守厂区,守护着大家10年心血浇灌的工厂。为了保证大家不被感染,现场执行了“生活区-厂区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方式,陈琳作为综合部部长义不容辞肩负起了密集而繁重的对外工作。每周他都只身一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全副武装,去当地的集市上采购本周的粮食蔬菜和大家列出的物资清单,保证了留守人员的基本生活,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年多,直到疫情逐渐平稳,中吉两国重新通航,新的换班人员从成都出境经哈萨克斯坦多次中转赴吉抵达现场,他才有机会休假回国和家人团聚。

 

社会动荡,中大厂区的“保卫员”

2020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动荡,全国上下处于“无政府”状态,整个社会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当地一些非法组织趁机打起了中资企业的主意,频繁出现非法打砸抢并索要巨额财物等情况。陈琳在公司领导的部署下,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的政府部门和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进行求助,并积极组织保安力量进行厂内人员自保。当不法分子冲进中大石油的厂区索要30万美元保护费,并在谈判中拿出刀枪威胁大家生命的危急关头,陈琳临危不乱,与暴徒冷静谈判。整个谈判过程僵持了4-5个小时,这些暴徒眼看无果,下了最后通牒,留下一句“次日10点前如果还见不到钱,后果自负”离开了厂子。大家顾不上害怕,积极商量应对措施,陈琳迅速号召当地吉籍员工150余人,自发地组建成了员工自愿护厂队,24小时不间歇对厂区和生活区进行巡逻守护,在他的带领下以及大家的坚持下,15天不分昼夜的守护,终于让这群暴徒们偃旗息鼓,放弃了对中大石油的威胁。在吉国政局逐渐稳定后,经大使馆统计,中大石油是唯一一个在动荡中没有受损的中资企业,这场保卫战依靠着大家的团结,取得了最终胜利、确保了海外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国有资产的安全。

求同存异,项目复工的“先遣队”

项目要复工复产面临的最大制约问题是中大石油生产的成品油一直执行欧Ⅱ、欧Ⅲ标准,按照欧亚联盟要求,项目必须在2023年8月12日前完成对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油品质量至欧Ⅳ、欧Ⅴ标准,否则有法律风险。今年4月19日,欧亚联盟出具最新决议,联盟国家炼油企业炼制欧Ⅱ、欧Ⅲ标准的油品可延续至2025年8月12日。陈琳作为企业对外联系人,第一时间得到这对于中大石油无疑是最大的利好消息,他立刻带领法务人员着手与政府部门进行对接,积极穿梭在吉国当地的各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由国家副总理多洛巴耶夫签发了如果我公司在2025年8月12日前获得国家规定的产品合格证书,那么我们生产经营可持续到2027年1月1日的官方确认书,这为中大石油项目的复工复产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为了项目的顺利推动,陈琳多次同吉国国家副总理、总统办公厅国家投资署、国家经济部、国家海关总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探讨进口设备和材料免关税的可能性,在他多次的努力、协商下,主管经济的副总理亲自把关,由国家投资署配合项目所需的103项设备材料目录纳入国家海关总署免关税清单。陈琳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短时间圆满的完成了,为海外项目设备材料运输节省了大笔预算支出。

他常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共同的海外创业梦想,我们相聚在“一带一路”,成为一名名海外建设者,虽然我们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故事,但我们是同一战线的陕煤人,我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书写着陕煤人坚韧顽强的品格和奋进者文化,塑造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者们朴实、勤劳、踏实、奋进的形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吉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企业,随处都可能会有人用中文“你好”向建设者们打招呼,这极大增强了我们海外职工的信心和自豪感。大家不远万里,跨越山海,双向奔赴,尽管常年扎根海外项目一线,奔波于吉国南北部加油站,因工作多次放弃与家人团聚陪伴身侧的机会,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中亚能源海外事业的那份忠诚和热爱。

 

他的事迹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奋斗者也还有不少,正是由于他们的负重前行、砥砺奋进,中亚能源海外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着陕煤奋进者文化和“三特”精神,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道路上不懈奋斗,把陕煤人务实、敬业、担当、奉献的良好形象展示给中亚、展现给世界。

关闭
上一篇:张文琪到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炼油项目调研 下一篇:把关爱装进眼里 把幸福送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