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在异国他乡“追梦”的日子

发布日期:2019-02-11     来源: 中亚能源      点击量:3393   
分享:


陕西头条 2019年2月8日


“中大石油”----作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的炼化企业,历经八年努力,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落地生根。伴随着“中大石油”的发展轨迹,对于公司高级工程师——史建国来说,更是一次追梦的历程。

眼下正是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而远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的工程技术人员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一线。中亚能源驻吉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大石油常务副总裁兼炼油厂厂长史建国,正和技术团队一起,攻克新的技术难题。

史建国:在国际形势多变的情况下,结合国内这几年油品质量升级,甄别最合适的中大石油发展的工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我们技术团队正在确定最终的工艺路线和方案。

今年47岁的史建国,是一名炼油高级工程师,他见证了中大石油的成长,也亲历着每一次技术革新。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大石油项目始建于2009年,年加工100万吨原料油,总投资约52000万美元,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加工类企业。作为第一批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的石油人,新项目、新地方,对于史建国来说,面对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这里也成了史建国梦想开始的地方。

史建国:虽然做了功课了解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相关情况,但是看到的和想的还是有很大的反差。来到吉尔吉斯时,中大石油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所有技术人员也只有十几个,没有社会依托,没有当地的施工建设标准,除沙子、石子、水泥外,所有建设材料全部要来自国内。

中亚能源驻吉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大石油常务副总裁兼炼油厂厂长史建国(图右)

 

为提高工程进度,他们采取边设计、边转化,边采购材料,边施工的模式,迅速推进项目进展。

史建国:在不断了解当地文化,不断修正我们的思路;不断提出我们建设需求,不断寻求解决方案;不断了解当地市场,不断开发当地市场,在这样不断磨合沟通中,效率和进度不断提高,不到3年完成了。

中大石油项目建设,让当地人近距离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勤劳,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

史建国:在吉尔吉斯斯坦遇到一个前苏联时期的老兵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我们是你们的老大哥,现在你们是我们的老大哥。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我们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中亚能源驻吉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大石油常务副总裁兼炼油厂厂长史建国(图左)

 

2014年中大石油项目刚开始投产运行,作为现场的技术总负责人,史建国把“安全和环保”工作放在首位。经过几年来不断完善和修改,各种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从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作业安全事故,环保措施更让当地人称赞。

史建国:由于当地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工厂的污泥和含油垃圾没法处理,经过考察,自建了转筒炉两级焚烧装置,解决了工业垃圾处理问题。当地人不接受一点点的炼厂气味,工厂增加了铁路公路装卸车油气回收系统,增加了污水系统臭味回收系统,彻底实现了气味的消除,也体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担当精神。

史建国说,中大石油的发展过程中,从设备、工艺以及操作人员,都依托了国内技术支撑,国内炼油技术也在吉尔吉斯斯坦得到推广。

史建国:为解决催化柴油变色问题,我们技术团队通过联合(国内)石油高校,通过样品分析,实验评定,方案优化,工业试用,现场改进的方式开发了适应吉尔吉斯斯坦柴油稳定技术,解决了柴油不能正常出厂的问题。

八年来,中大石油不但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更树立起了我国企业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标杆,中国文化和中国技术都得到了当地的认可。

史建国:现在看到“中大”也成为吉尔吉斯的家喻户晓的品牌,也更感到自豪。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理解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也更能理解改革开放的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更加坚信把中亚能源驻吉项目做成一带一路上的典范企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走的路任重而道远。

关闭
上一篇:【我在他乡挺好的·“一带一路”陕西人】陕煤员工吉... 下一篇:一场特别的“春晚”